點此到讀冊TAAZE購買 |
屠格涅夫 |
依內容可將此書略分為前後兩部分:前段,為羅亭意料外地到蜜哈伊洛夫娜夫人家作客,他的天分及熱誠無疑地驚豔了全場。在這一部分,他得到的愛戴及忌妒,將曾經的好友列茲堯夫對他的反感映襯地更加突兀。然面,面對與娜泰雅遭到反對的愛情,他選擇冠冕堂皇地退卻撒手,這使他尷尬而迅速地離開,進入到第二部分──他人口中的他,以及他顛沛流離、懷才不遇的人生際遇。在此,列茲堯夫為他辯護,以包容及同情追憶這位朋友。而後當兩人碰面時,羅亭的形象完全逆轉:蒼老、失志、頹敗……,他娓娓道來的坎坷應證了前段列茲堯夫對他的評價。最後,如傳記附註般,書末交代了羅亭最後的依歸──投身軍戎,死於戰場。
本書最精彩之處,為對人物的側寫及描繪──自我中心又心高氣傲的密阿依洛夫娜、憤世嫉俗且淪為笑柄的畢家梭夫、奸巧的寄生秘書柏達列夫斯基、堅貞理智且勇敢的娜泰雅、冷靜正直的列茲堯夫…等,透過文字的描繪及劇情的推展越加鮮明立體。而在文中,也常運用角色之口,帶出人物的過去及評價,爬梳了人格脈絡、過去情事,以及個人立場。譬如列茲堯夫:「他(羅亭)是異常聰明的人,雖然實際上非常淺薄。」、「他的口舌就是他的仇敵,雖然也是他得力的僕人。」、及「他有熱情;……這是我們時代最可寶貴的性質。我們大家都變成難堪的有理智、冷淡,而懶惰了;我們是睡著的,冷的,誰能喚起我們溫暖我們就該感謝誰的!」。從以上的評價側寫,便可拼湊出羅亭性格的重要要素──懷抱熱情及理想,只是口若懸河,徒有學識而缺乏實踐的心及力──也為隨後羅亭的際遇埋下「必然」的伏筆。
這些對話在某一方面也說出了作者心中所想。諷刺如「這些先生們每步都不忘義務,他們總是背負著什麼義務,或者負著債務。」、宣言如「只有能夠駕馭驕傲,獻出自己的人格,為普遍的利益犧牲的人才配得上稱為人。」、悲嘆如「就是我信任我自己的能力,到哪裡去找真實的、同情的靈魂?」,或是詭譎如「白的像嘿,黑的像白,假的當作真的,妄想當作義務。」…等,而閃現的社會意識如農奴、階級、民族等,也令作品展露歷史、人文面向的關懷。
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只出現在回憶中的角色「波珂爾斯基」。他是金色時代的象徵,是燦爛時光的印記!這個半癡半癲的傢伙是無比的聖潔及真實,雖然文中僅數語帶過,但這「真‧善‧美」的具體化人物,可說是羅亭及列茲堯夫的啟蒙者、哺育者,以及交集處。那種類似同好圈、讀書會或分享會的友人團聚是如此的單純愉快而振奮人心,有如超脫了一切,眼中,只有美學,腦中,只需哲學。是這段日子,凝聚且激勵了年輕的心靈。然而,那樣的時光只能在追憶中逐漸澄淨透明,歲月、成長,以及許多的取捨選擇,讓一切都回不去當初。會如此印象雋永,是因為曾經幾次的參與討論,那時的入迷及專注,忽略了時間及宇宙,禮節或規範,只是單純的渴望了解、渴求知識。當討論結束之時,胸中那股悵然若失之感,反而變態地讓我有種活著的喜悅。但想到類似的默契或氣氛難以再塑,那真的是叫人悲傷的事!這也是為何看到羅亭及列茲堯夫的分道揚鑣、命運殊途,會特別有感觸!
羅亭是悲劇人物嗎?如伊底帕斯王一般,他為性格的缺陷──不夠冷靜、不苟的原則──以及身外的無奈──不了解俄羅斯、並非生活無虞──付出代價。但我想,有這樣的結局,羅亭是幸福的!儘管毫無差別且別無價值地死於槍下,但正如紀錄片《廣場》中一為學生說的:放棄幾年來學習的知識或理論,而回到最原初,做為一個一個身軀,做為人…。實際參與戰爭而亡,這是他最接近真實的一刻!而不得不提,文中「他(羅亭)一手握著旗幟,另一隻手拿起缺鋒的大刀,當他爬上來的時候,口裡喊著一聲尖銳的聲音,飛舞著旗幟和大刀。」,令我聯想到法國畫家德拉克羅瓦的作品《自由領導人民》,雖然取材自法國七月革命的這幅圖,有其背景及歷史,但以奔放的熱情歌頌工人、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參加的革命運動,或許也是作者的言外之意。
德拉克羅瓦,繪於 1830年,油畫,260╳325厘米,現藏於盧佛爾博物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光臨~如果我的文字有觸動你的話,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