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
|
起訖
|
章旨
|
|
家學
|
一
|
昔在颛顼~談為太史公
|
司馬氏族史
|
二
|
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何由哉?
|
太史公論六家
|
|
三
|
太史公既管天官~還報命
|
司馬遷半生傳
|
|
目的
|
四
|
是歲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諸神受既
|
承父遺志
|
五
|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而君比之於春秋,謬矣
|
對話答辯
|
|
六
|
於是論次其文~至於麟止,自黃帝始
|
身毀發憤
|
|
小序
|
七
|
維昔黃帝~俟後世聖人君子,第七十
|
史記篇目分類
|
八
|
太史公曰
|
史記斷代篇數
|
〈自序〉由三個部分組成。從司馬氏族的搬遷、仕士淵源說起,繼之寫父親司馬談論六家──陰陽、儒、墨、名、法、道──的優劣輕重之處,接著概括其前半生經歷,此為「家學」的部分;鏡頭轉至司馬遷,以對話、辯論的方式記錄寫作《史記》的目的,是為了完成父親的託付,也是為了接續《春秋》辨別是非美惡之用,記錄下對歷史人物的描寫及評價,終於在慘遭李陵之禍後,忍辱負重,發憤著書,完成了《史記》這部巨著,此為第二部分「目的」。第三部分「小序」則是列出《史記》內含本紀十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及列傳七十篇,簡述各篇的選材動機及要旨,最後總結《史記》所記歷黃帝以來到太初之間,共百三十篇。
上述「家學」、「目的」及「小序」三個部分,其內容各有篇幅的側重之處。
「家學」著重在父親司馬談論六家,先總論後分論,考量各家的特點、手段、目標,以及對家國的影響,更由敘述中,可推敲其對陰陽、道德兩派較為推崇。不過,讀過〈自序〉後,不禁會疑惑為何論六家要旨會在〈自序〉中占如此之多的篇幅?甚至,困惑怎麼會納入論六家要旨這一部分在〈自序〉中。我認為,這一段落有幾個功能:首先,彰顯其父對各流派的瞭解及針砭,梳理各家要義優劣;其次,呼應前段,證明家學淵源深厚,修養見識不比一般;第三,顛覆當世尚儒、師法的看法,認為各流各派有其優缺點及重要性──陰陽不可失、儒不可易、法不可改、墨不可廢、名不可不察、道為術也,也進一步由對陰陽、道家順應天地、與時遷移、精神專一、應物變化等看法的褒揚,埋下經歷冤案、宮刑,卻能殘而不廢,力圖振作的思想解藥之伏筆!
「目的」以相當的篇幅釐清動機,在回答壺遂的提問之時,也為讀者做一次表明心跡的澄清。若說父親執手泣曰「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及「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以孝之大者。」是司馬遷作《史記》最重要的動機,那麼與壺遂的問答,則是進一步就《史記》的目的、功能作出區分及說明。孔子為什麼作《春秋》呢?司馬遷回答:「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他期望《史記》能同《春秋》一般,由過往事例為前車之鑑,讓後世能明是非、定猶豫、分善惡、辨賢肖。可是,當世並非春秋當時值禮崩樂壞之際,作《史記》想要達到什麼呢?司馬遷則拉來三王背書,先盛讚了大漢,再說明不過是述故事、整齊世傳,為了不辱有司,完成本份而已。如此長篇且詳盡的答辯,藉由與壺隧的一問一答之間,將《史記》的立場及思辨呈現在讀者眼前。
「小序」則是通條列出《史記》百三十篇。分類方面依照本紀、表、書、世家、列傳的順序,時序方面則是由古自今、從遠到近依次簡介。當中以「第七十」,即是〈太史公自序〉最為詳盡,簡介並補述了寫作目的「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勝觀衰,論考之行事」,及五種體例分類的內容,期盼《史記》「以拾遺補藝,成一家之言,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後世聖人君子」。而從其選材,也能一窺司馬遷所褒貶的人事、崇尚的價值、寄寓的喟嘆、及期盼後世思辨之處,這一點在「列傳」尤其明顯,譬如:以讓國餓死的伯夷列傳為首篇,贊其在爭利且邊緣的逆境下,仍擇善固執,不惜生命;擁有謀劃大局、撼動政壇之力者的深刻描繪,如呂不韋列傳、李斯列傳等;人格高尚、為世人稱頌之人如田叔列傳、韓長孺列傳傳;更作向來為文人所不齒的貨殖列傳、酷吏列傳、遊俠列傳、扁鵲倉公列傳等,看得出《史記》規模宏大,且司馬遷著眼處、切入點之與眾不同!
「家學」、「目的」、「小序」三個部分合為一體,也形塑了主題的層次分明及閱讀情緒的迭沓起伏。主題從司馬氏家族的遷徙、官職、家學等淵源,逐步縮小到司馬遷的著述,最後視角專注在《史記》的篇目,結構層層遞進,漸次鎖定,條理分明。而閱讀情緒則由提及司馬氏族的悠遠之感、到論六家的理性論斷,再插入司馬遷明麗順暢的遊歷小傳。然情緒至此由揚轉抑。先是父子泣涕,繼承的遺志無比沉重,引人傷悲;繼之有「小子和敢讓焉」的壯志,但也有壺遂問孔子何以作《春秋》、明太子在上「欲以何明」的疑惑,對此質疑,司馬遷引經據典,詳述己志;然而一貫的平穩口吻卻被接下來記述的李陵之禍所打破!幽、喟、歎、退等字如實地展露其悲憤不得志,但他並不被身毀之恥打敗,而是懷想歷代聖賢的鬱結及論著,以激勵自我。「論六家─父子泣涕─壺遂問答─身毀發憤」一理一情的交叉安排下,使得閱讀情緒如波濤般一波未息一波又起,源源不絕地向前推進,卻又融合了莊嚴與悲憤,理性與感性,過往與現在……,而其後的《史記》篇目則是條理分明,逐一道來,如暴風雨過後的汪洋般沉穩和緩,最後同其他的篇章一樣,以「太史公曰」作結。
感謝分享,整理清晰亦有獨到見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