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2019

這就是剛果~This is Congo<剛果悲歌>





「上帝說,此地是人類的樂園」,影片以此開篇,輔以綠意的山丘和放牧的悠閒,彷彿世外桃源,但如大家所知,剛果因為遭遇殖民及經濟剝削,內戰外戰不斷的虛耗,至今仍是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剛果,到底怎麼了?在地理大發現之前,以部落為主體的非洲大陸或許真可說是伊甸樂園,但19世紀後歐洲各勢力的殖民統治及世界經濟佈局,將這片擁有豐富礦產的富饒大陸拉向黑色絕望的深淵。以剛果來說,她曾遭到比利時殖民,直到1960年才宣布獨立,獨立後不久,以軍事實力上台的蒙博托轉向獨裁專政,接著卡比拉1997年推翻獨裁,又於2016年取消選舉,持續任總統迄今,再加上緊鄰的烏干達、盧安達動亂、干政及各部族的種族仇恨問題、國外如美國、聯合國等勢力介入、政府要員貪污、叛亂投機份子不斷,其死傷慘重甚至有「非洲的世界大戰」之稱。


<剛果悲歌>紀錄片的脈絡圍繞四條主線,分別代表不同的群體及立場。首先,是任政府軍中校,年輕有為的馬馬杜·斯達拉;其次,是不願露面的叛亂軍M23領導馬肯加;然後有一般民眾代表的難民營裁縫師哈吉薩·擁塔巴,及邊緣小鎮靠走私珍貴礦石維生的婦女比比安。他們各有各的目標和生存困境,也因為共同的國難而命運依存,包括政治立場相反的政府軍和叛亂軍,還有在戰亂流離夾縫中求生存的難民、女子。在這四個主要人物之外,還有一位「藏鏡人」-一位化名「卡松戈上校」的高階軍官,透露政要秘聞。


在戰火的轟炸聲和晃動的鏡頭中,我們看到了戰亂中的剛果及其背後的問題。政府軍,理應守護人民,卻被批評軍紀敗壞、剝削人民;叛亂軍,該與人民及信念同一陣線,卻被爆料反政府不過是為了收編時的高官厚祿;UNIMF,理應為人權、發展而平息爭端,卻遭到人民厭棄嫌惡;豐沛的礦藏理應成就一個國家,卻只流入高官和外商的口袋;曾經帶領國家向教育、經貿發展的總統卻轉而賤賣國內資源、安插肥貓;曾經推翻獨裁政權的總統卻取消了選舉制度;從盧安達逃命到剛果的災民卻鼓舞策動剛果判亂;打贏叛亂的國民英雄卻死於內部鬥爭。在這樣的情況下,底層人民永遠是最可憐可嘆的,流離失所,朝不保夕,死於疫病、飢餓、戰火、仇恨。


幾個人物中,馬馬杜的刻畫最具戲劇性。片頭出現的他,嚮往著戰事停歇後能回到農場放牧;片中擔任指揮長官的他,處罰下屬、操練士兵,愛國之情溢於言表,也不斷伸張政府軍的正義與犧牲,而他的能力及態度,得到下屬的愛戴和總統的表揚;影片後段,放了一段很長的兩派交鋒影像,戰火轟轟、砲聲隆隆,他帶領的政府兵打贏了叛亂兵,他成了民眾歡呼的國民英雄!然而,緊接著卻是火燒車的畫面,他被燒死在車裡!

「藏鏡人」說,他是被自己的人設計的。因為他年輕、能力強、受人民愛戴,也野心勃勃、驕矜自大,所以被買兇處理掉了。

導演另外還放了一段馬馬杜曾經的專訪,在廢墟似的空間中,斑駁的牆上畫著掉漆的動物插畫,馬馬杜說:等待民族團結開出的剛果之花。而他最終未能見證這朵花的綻放。


持續的拍攝輔以時間線的推展,紀錄了該人物的觀點、困境及剛果重大事件,insert的歷史檔案則補足了觀眾的常識偏狹,相互交織的剪接則別有嘲諷感,從中,也看到剛果悲歌背後的歷史遺留問題和人性的自私殘暴。


4/14/2019

偉大之人是怎麼煉成的——《富蘭克林自傳》


點此到讀冊TAAZE買書


「美國開國先賢之一、貢獻絕不亞於總統、全能多才、愛國、秘密會社」,撇開這些標籤的印象,這是我第一次閱讀崇拜已久的富蘭克林的著作。這份自傳並未完成他便過世了,也因為斷斷續續寫作而使得章節與章節之間差異頗大,但不妨礙他娓娓道來生平重大事件,包括從印刷工學徒轉變為印刷出版業的老闆;給自己定下的十三條美德規範;與友人精益辯論、文學、籌組讀書會;創辦圖書館、消防隊系統、全國郵政系統;參與公共事務如擔任議員、軍官、外交官;在科學方面的成就譬如閃電實驗、改良街燈暖爐等,當中也傳承了他經驗的小技巧與對自己的反省、對他人的評價,在不足三百頁的文字中,概括了他前瞻洞見且經歷豐富的一生。

4/10/2019

沒有退路的未竟之戰——柯金源〈前進〉


我很喜歡〈前進〉這部片,不管是累積數十年光陰的素材厚度廣度、採用檔案與重返的觀看手法、亦或是觀照廣、對比強、循著脈絡把故事說得清楚說還帶有批判意識的影片風格,交織出台灣土地環境三十年來歷經抗爭且持續抗爭的憂慮景況,可以說是紀錄片的典範。

影片從1980年代彰化反杜邦的抗爭開始,這是台灣環境抗爭的里程碑,開啟了環境人權抗爭,「反公害反特權」走上街頭衝撞戒嚴體制,既是抗議威權獨裁,是環境意識的啓蒙、也是社運串聯遍地開花的種子。

接著看到台中大里牛角坑溪的工廠廢水廢料、新竹水源里反李長榮化工、宜蘭反台塑六輕、高雄後勁反五輕,此時串聯了台南七股反七輕與高雄美濃反水庫,接著是宜蘭貢寮反核四、彰化反國光石化,以及污染輸出東南亞。

故事以歷史檔案(綠色小組影像/人間雜誌照片/新聞播報畫面等)、以相關人士(當時的抗議者/紀錄者/抗爭衍生的NGO團體)訪談、還有以重回現場對比今昔的方式,鋪陳出台灣環境抗爭30年來的風風雨雨。在導演的旁白聲引領和獨具批判慧眼的剪接下,我們看到了政治人物自打嘴巴的醜惡、企業大佬禍留子孫/他國的劣行、以假議題混淆視聽帶民意的的媒體、等待他人做些什麼自己卻消極的態度、公害事件後瘡痍的山河大地;當然,也有秉持良知的政治人物、堅持學術倫理的環評委員、參與到抗爭中的師生NGO樂手詩人支援、不止抗議一時更能持續堅持成社區營造的創新,還有,站在第一線不懼威逼堅不退卻的鄉里鄉親人民團體。

縱觀事件發展脈絡,導演從幾個問題意識發展出觀察結果。包括一、公民運動的擴展。二、博弈雙方的進化。三、抗爭仍持續,且更複雜更艱難。

公民運動從單一點的抗爭,演變為多點串聯;從單一團體的單打獨鬥,演變為多團體的相互支援;從在地視野,擴展為國際視野;從遊行衝撞,加入了表演藝術與公民表决。當中,參與者的背景越來越多元、涉及的層面也越來越廣,不只是環境正義,更是攸關人權、生存權的爭取。

而競和的雙方也逐步進化。企業挾帶政治迫力出擊,有政客警備保駕護航;財團柿子挑軟的,徑往弱勢區域如離島、原住民區域、海外開發,無所不用其極。然而人民團體儘管是沒錢沒勢的一方,僅能透過集會遊行、公投、行政訴訟表達訴求(感謝在台灣有此權利),僅能透過跨域串聯、跨國應援壯大聲勢,試圖以社區營造、生態旅遊找到出路,但持續的力量是強大的,在一次次的公安危機中,也有越來越多意識覺醒,投入參與到各類型關懷當中。

趕走社區內的污染工廠、質疑落址家鄉的大型開發建設項目,到城市、全台串連的「我拼一口氣」反空污、「不要變成下一個福島」反核能⋯等,反對的目標不再是「他人的事」「他處的事」,而是可能危害到自身的「自己的事」,參與的民眾不只是迫切受害群體,更有遙望未來,為後代子孫、永續家園請命的呼喊。抗爭的腳步仍然繼續持續且待續,且更為複雜更為艱難,但導演抱有希望,他說這是「前進」——沒有退路的未竟之戰。

影片中,使用歷史檔案及重返故地的手法是影片迷人的一大因素。,回到故地,﷽﷽﷽﷽﷽﷽﷽﷽﷽﷽﷽﷽﷽強烈的姿態,﷽﷽﷽﷽﷽﷽﷽﷽﷽﷽﷽﷽﷽﷽﷽﷽﷽﷽那些臉孔、那些話語,在時光流逝中定格出強烈的姿態,使得過去的檔案成為了今日的證據,而當物是人非,再次帶著檔案尋找線索,回到故地找到故人,與回憶對談、與現況比較,更像在記憶考古今昔對照一般,應證了「真實」與「變遷」。這是影音媒材獨有的魅力與功能。

30年,恍如全台盤點大檢驗,時光給了最公平的成績——哪些地區短視近利最終自嘗苦果、哪些社區積極團結迄今不息、哪些企業挾帶污染還毫不在意、哪些政客裝瘋賣傻醜態畢露。100多分鐘的片長,涵蓋許多訊息與喟嘆,內容豐富卻不顯臃腫,批判卻不減溫情,而能有如此精彩的影片,也要為導演柯金源至上敬意,若非十數年來不間斷的追蹤調查、拍攝記錄,見證不了這些時光與足跡。

3/23/2019

詩意與幻滅~我是另一個你I am another you


公視紀錄觀點的「我是另一個你」來自中國女性導演王楠袱2017年的作品,以詩意又自由的年輕流浪者Dylan為觀察對象,從一開始導演帶著的浪漫想像,到後來的追尋、幻滅、質問,充滿了自我頗析與思考,在影像的應用上也頗有情趣與隱喻,跳脫了片面的同情或責備,帶有鮮明的導演個人特色。

3/09/2019

殘酷物語——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薪百元的青年們




這部2018年的NHK紀錄片以深圳的「三和大神」為觀察對象,挖掘遊走在人力市場的日薪青年的處境。在科技、進步、機會多等印象的背後,這個城市裡還有這麼一群年輕人離鄉背井浮潛其中,他們對食宿毫不在意,勞動僅為果腹,渾沌度日,荒廢人生⋯⋯他們是誰?從哪裡來?為什麼過著這樣的生活?圍繞著這樣的主題意識,影片揭露了中國迅速發展的背後,有這麼一群沒有鬥志沒有未來的人,他們的產生、存在與無止無盡,還有連帶產生的社會問題,側面證明了社會極大的缺陷與負擔。

3/03/2019

公娼啓示錄——她們遍體鱗傷地掙扎於冷漠的暴力


 〈公娼啓示錄〉是蔡崇隆導演2001年的作品,可以在公視的youtube看到全片。如同蔡導演早期新聞報導式的紀錄片手法,這部片也是以人物的故事和事件的始末,輔以分段串接出影片的要旨,呈現出公娼的境遇與抗爭的過程。

最新精選

殘酷物語——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薪百元的青年們

這部 2018 年的 NHK 紀錄片以深圳的「三和大神」為觀察對象,挖掘遊走在人力市場的日薪青年的處境。在科技、進步、機會多等印象的背後,這個城市裡還有這麼一群年輕人離鄉背井浮潛其中,他們對食宿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