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紀錄觀點的「我是另一個你」來自中國女性導演王楠袱2017年的作品,以詩意又自由的年輕流浪者Dylan為觀察對象,從一開始導演帶著的浪漫想像,到後來的追尋、幻滅、質問,充滿了自我頗析與思考,在影像的應用上也頗有情趣與隱喻,跳脫了片面的同情或責備,帶有鮮明的導演個人特色。
影片以三個段落組成,首段初識Dylan,他灑脫隨性,別具親和力,與大部分體制內的人截然不同,因此導演決定跟隨他成為露宿街頭的「無家者」體驗自由,也實驗了攝影機是否會影響Dylan和跟Dylan接觸的人的行動,最後以「貝果事件」結束。
貝果事件來自貝果店老闆聽了南袱敘述的拍攝動機後,贈與Dylan的一大袋貝果,但Dylan轉身便試圖把它們賣掉,甚至最後如廢物一般丟棄在路上,只因為「它們妨礙我乞討」。這樣的行為讓導演大為光火,決定結束拍攝,返回中國。
第二段出現了美國中年警長John,他是個工作壓力大且無法述說而會在開車時自言自語的單親爸爸,原來,他是Dylan的父親。影片接著從Dylan的家人角度——尤其多是父親的敘述——側面挖掘是怎樣的家庭放棄且放逐了Dylan。
儘管是同樣的家庭背景,Dylan的弟弟妹妹卻沒有像Dylan那樣有酒癮、毒癮、妄想,Dylan的叛逆踩到了John的底線,他最終把John送走,讓他到遠方自謀生路。流浪的生活讓Dylan擺脫了家庭/宗教的制約,開始嘗試新的、帶有冒險又有趣的生活。這樣的轉變讓John放下了「孩子會死在外頭」的擔憂。然而,John再婚的婚禮後,Dylan與家人的格格不入仍是如此明顯,Dylan沒待幾天再次離開了家。
第三段則是再回到了Dylan為主角的拍攝。但這一次很不一樣,他不再是被動的被攝者,單純出現在鏡頭前被觀察、被觀看的角色,而是積極的敘述者,他與他的街頭朋友試圖透過表演呈現出妄想聲音出現時的錯亂與混沌,他也自言壓力極大時會依賴酒精麻醉的迫切成癮。他的病徵,隱藏在流浪的自由奔放之下,因此與其說他的流浪是自己的選擇,不如說是因為難以融入社會,難以接軌安穩、平靜的生活。而這樣子的人並不少,如同他的其他街頭朋友,他們難以在社會的框架內生存,只能游離在外。
一部人物志、且是常見的街友題材,怎麼拍出個人風格與新意,這是我很敬佩導演的一點,便是在影片中融入了自己的身影及思考。譬如將攝影機交給Dylan或者是拍攝鏡面反射的自己,使自己是拍攝者也同時是被觀看者,也因此導演自己配音的旁白、旁白顯現的自省及思考、以及影片畫面從模糊晃動到穩定更進一步到設計橋段,很明顯地感受到導演的坦誠及意識。她拍的不只是無家者Dylan,也拍攝了拿著攝影機思考詰問的自己,也跳出了片面的同情,而從其家庭關係與心智層面的理解,踏入Dylan的世界,讓Dylan述說。影片當中的詰問也反映且反問了社會大眾對無家者的浪漫想像,「他人也都在用自己想像來理解」,世上的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想像範圍內理解並認識這個世界,然而,他人的故事遠遠比想像的更豐富也更複雜。
最後,我很喜歡的導演充滿詩意的畫面與速度,譬如以Dylan的詩「我是另一個你」作為開頭與結尾,Dylan緩慢的語調念出纖細又哲理的詩句,畫面配上海景的空景,彷彿波動弦一般可以晃蕩出層層擴散的音律。而被取做主視覺、Dylan獨坐在海洋生物插畫的停車場的畫面也非常有意思。Dylan本身是嚮往也需要大海一般的廣闊空間的,但他是被社會所放逐而只能流浪著到一面彩繪著海洋生物的牆下坐著,但這幅畫奇幻的色調與活潑的海洋生物卻也帶有某種靜謐與魔幻,如同Dylan的幻聽一樣非真實,卻以不那麼暴力的樣貌呈現。
我覺得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紀錄片。平凡的主題,但演繹出很有意思的人物故事,是一部很可以細細品味的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光臨~如果我的文字有觸動你的話,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