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2016

向莫里哀致敬的奇幻旅程~雨果的冒險

點此到讀冊TAAZE購買DVD


故事設定在20世紀法國,在火車站中過著隱形人生活的孤兒男孩,不懈地修理父親遺物的一具機器人,經過總總冒險及契機,終於使得該機器人的原創作者──一位封印過去一切的大導演──的心再次復燃。這部片充滿了魔幻的營造,白色的煙霧、巨大的機械、高疊的書本,和小小的男女主角,再搭配冒險的衝勁,很多場景極具童話式的俏皮美感。


開始的鋪陳得有點久,關於男孩的生世、日常、與女孩的相遇…等,直到機器人畫出男孩父親曾敘述的月球電影之途,主角們才開始有活躍的表現,這時才陸續揭露──女孩的教父,喬治,其實就是世人以為已歿的大導演,喬治梅里葉!這裡小小補充一下梅里葉,他真的是位電影史上赫赫有名、舉足輕重的人喔!如片中自述所說,他觀看盧米埃兄弟的電影後大受啟發,轉行玩電影,善用他的魔術本領、繪畫技巧,一手包辦拍片的大小事,以藝術、浪漫、科技,將電影領向劇情故事、如夢似幻的發展。《雨果的冒險》中就是以其作品──科幻片《月球之旅》貫穿。我想,本片應該是以梅里葉為藍本改編創作的故事吧,雖然在片中,梅里葉並非主體,但透過劇情虛構的機器人和男孩牽線,這位將自己冰封的老先生終於拾起過往、面對過去,有勇氣再接觸電影!可以說,是以「用電影說電影」的方式,向一代電影大師致敬!

人物方面,以下略敘三個角色,分別是:女主角、火車站的督察先生,以及圖書館的老先生。小女孩渴望冒險,基本上,我覺得她的生活太過夢幻了──讀了許多書,所以希望生活也能不一樣──這種心態就某方面而言真是不可取呀!幸好她的冒險有好的結局,也沒有其他危害!一開始,兩人的關係讓我聯想到《彼得潘》,不過,是活耀的溫莉,和怯怯的彼得潘!女主角一開始的自信和行動,具能動性和主體意識,頗能引導劇情。然而其任務──作為轉交心型鑰匙的媒介──結束,就轉為較為被動、遲疑了。甚至,到最後一幕,女主角退為故事敘述者的腳色,構成一個框架及觀點審視這個故事。而火車站的督察先生則是個十足的丑角,他是男孩在火車站的剋星,不論大衣或瘸腿,都是個很有「虎克船長」風格的人,然而,就整體而言,他更像是《悲慘世界》中追趕尚萬強的警官先生!在此不得不岔開話題:當我尋思督察先生的熟悉感到底來自何處而終於回想起《悲慘世界》時,影片對白中突然出現「像是《悲慘世界》的尚萬強!」,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雖然所指的對象不一樣,但與導演如此的默契叫人不禁莞爾呀!不過這位督察先生也不全是壓力或笑點的製造者,他在千鈞一髮之時救了雨果一命,最後當雨果為人生奮力說出「你應該理解的!」時也態度游移,眼睜睜的看著喬治帶走雨果,這麼硬拗的轉變感覺是為了迎合最終的完美大結局而設計,不過,看在他心儀的女性正在一旁看著,也不是說很不合常理啦!最後一位,是圖書館的老先生,他十足有圖書館長的架式,感覺把每一本書的位置都了然於心,不過更重要的是,他為每本書找到適合它們的人,雨果說,這就是他(指圖書館老先生)的目的。目的一說,我覺得是本片很精采的部分,在鐘塔中俯瞰,就算是巴黎鐵塔也像個玩具似的,雨果對女孩說:「我想像世界也跟機械一樣,機械是不會有多出來的零件的,每個零件都有自己的功能。所以我,不想讓自己成為對世界而言沒有用處的零件,我想,每個人都有其目的(purpose),我們就是為了那目的而活著。」這句話立志得讓人感動!所謂的目的,指的就是熱情才情所在,一個人的目標、方向和用處……。作為一位鐘錶師的兒子,雨果或許是將「修理」作為自身的存在目的,為此,也想要「修理」喬治梅里葉的「目的」,讓他找回對電影領域的熱情,終幕前女孩動筆寫下雨果的故事,這也許就是她的「目的」……。

影片以歡樂結局收場,不至於令人反感。且若是想到火車站中的人生百態,各自都有交代歸宿,可說是多重歡樂結局。不過呼應劇中喬治梅里葉說的:「我體認到,快樂結局是只會出現在電影中的事!」,這也算是導演玩的把戲吧!最後一幕是機器人。我打從心底感謝最後一幕的機器人沒有設計動畫讓它突然眨眼一笑!而是鏡頭由遠而近,停在半身,正面對著這具機器人,然後昏暗的燈光漸遠,終幕!老實說,我實在不信世界上能有這麼做工精巧的齒輪機器人,不過,它代表的意義就是一個載體,一個媒介──男孩離家時唯一的行李,是讓男孩思念父母親的載體,修復成功與否關切著男孩與父親的聯繫,是對該意義的堅持讓男孩終於修好機器人,而也是這具機器人,連結了男孩與女孩,再進一步連結到女孩的教父教母,當最後喬治梅里葉自敘時,公開其製作機器人的背景,以及其電影事業的興衰,以致人生至此的原由,這時才發現,這具機器人,也連結的喬治的過去和現在,過去,是多麼的投注心血製作而成,而現在,被迫放棄熱情所在的電影事業、在玩具店過隱姓埋名的生活,以至於看到男孩有該機器人的筆記時會不近情理的惡言相向!當男孩為了機器人差點身亡、又被督察先生抓在手中時,他(有點莫名的英雄式)站出來,聲稱是男孩的家人,之後雨果向他說機器人摔壞了之時,他抱著雨果說:已經修好了!!機器人已經完成使命,此時喬治的心,已經修好了!

關於這部片,有幾個安排特別印象深刻!首先,是雨果所做的雙層夢!不得不說,真的是會讓人直呼「太妙了!」的設計──雨果為了撿一把刻有其父子之名的鑰匙致使火車出軌,大驚,夢醒,一旁的機器人泛著金屬色像在監看一般,齒輪的運轉聲漸響……拉開衣袖,卻赫然發現自己的身體內部成了機械,手和腳也變成了機器人的樣子,突然鐘塔的大齒輪、鋼鐵等等撞過來,擠過來,驚慌的雨果機器人…大驚,夢醒。這次,是真的醒了。?關於夢,這也是與梅里葉連結之處,魔術師出身的梅里葉,是個擅長將夢幻、奇妙,化為真實的高手,投入到電影製作時,他活耀而耀眼,更說:「你知道你的夢從哪裡來嗎?就是這兒(指電影?)」,究竟是電影為夢,或是夢為電影,認真深入的話,就會落入莊周夢蝶的無盡謎團,然而,這樣的呼應,不得不說非常的有趣!還有一點,就是不斷出現的時間滴答聲。《班傑明的奇幻旅程》同樣也是大量運用時間為素材的電影,不過兩者的運用和效果很不一樣:《班》中出現了許多次的時鐘,然而,時間的流動呈現在人物的衰老和回春上,「時間」於其中,是一個無情而殘酷的流動體;《雨》中有齒輪、大鐘、碼表,滴答滴答的不斷提醒自身的存在,那一聲一響,是所有人的生命圭臬。對雨果而言,時間的意義是多重的──父親是鐘表師,齒輪及機械是繼承「修理」之友;擔負起火車站大鐘的上緊發條員,無誤的時間是讓他隱形的盾牌及穿梭於此的意義。

另外,我覺得這部片似乎有點批判金錢掛帥和反戰爭的意味:開戰後電影市場不再,終戰後其風格的作品也不得人心,灰心的導演只能賤賣其片熔為製作高跟鞋鞋跟的化學物質,改做起玩具店生意。自述到此緊接著高跟鞋喀喀喀走過的轉場,每一聲都像在諷刺!這位不知名踩著高跟鞋走過的女人可有想過,腳下的鞋跟來自一位天才導演的作品?如果沒有戰爭,如果不是生產高跟鞋比堅持藝術優先的時局,或許能有不一樣?

這部片片中大量運用色暈營造情緒──回憶是帶暗的暖色調、如家的火車站是溫暖的暖色調、火車站外寒冬及孤立無援,是深藍色調…等,配樂也非常的能帶動氣氛──火車站歐式輕快的演奏、面對喬治時緊張陰霾的鋪陳……雖然關於回憶父親的生與死,敝人覺得處理得不好,不過大致而言,是齣讓人覺得偉大的片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光臨~如果我的文字有觸動你的話,歡迎留言分享

最新精選

殘酷物語——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薪百元的青年們

這部 2018 年的 NHK 紀錄片以深圳的「三和大神」為觀察對象,挖掘遊走在人力市場的日薪青年的處境。在科技、進步、機會多等印象的背後,這個城市裡還有這麼一群年輕人離鄉背井浮潛其中,他們對食宿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