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2016

素人影像中的反都更迫遷——我的家在康樂里



各地反迫遷抗議不斷,從2004年的樂生議題、2010年的大埔事件、到2012年的文林苑、還有最近最迫在眉睫的桃園航空城、台中建國市場等。其實早在1997年便有青年在參與反迫遷運動時拿著錄影機紀錄,這便是紀錄片「我的家在康樂里」,是都市計劃、公共空間營造、社會運動史等學門必修的紀錄影像教材。


康樂里是個搭建在廢棄墳場的老舊社區,木造平房居多,人口有六百來戶,居民有本省人外省人,多處於社經地位的弱勢。1992年政府打起這片土地的主意,打算拆掉建成綠地,因此有了「1415號公園預定地住商權益促進會」。1994年以「快樂·希望·陳水扁」為號召的陳水扁當選台北市長,是第一位的市長,隔年針對康樂里的都更案,做了「先建後拆」的承諾,表示不會讓居民流離失所。中間陸續有中興大學師生受委託做專案調查最後無疾而終、也曾有官員「反抗者不發補償金」的烙狠話,最大的轉折,莫過於1997年陳水扁表示先建後拆採「彈性認定」,認為是因為建照拖延的問題而非自己不守承諾,至此居民憤怒了,走上街頭,甚至有人輕生。19972月,年關,衝突激化——學界發起了「反對市府推土機」連署、居民收到拆遷通知、學生舉辦年末晚會最後一聚,然而勢不可擋,3月發生莫名原因的連續火警,深夜中大火燒得怵目驚心,而在某個清晨,政府強力執行了拆除工作。多年過去後2002年後相繼完成康樂公園以及林森公園。綠地出現後,房價地價飆漲了,然而被遷居的居民何在?

影片是當時就讀臺大城鄉所博士班的黃孫權帶領學弟妹進行拍攝而後剪接而成的,拍攝期不長,但捕捉到很多關鍵片段,組織成恍若鬧劇的政治拉扯。
片中指出幾個核心問題:
1.     說好的先建後拆呢?
2.     如此急迫遷戶的原因為何?
3.     該如何平衡城市的公共空間與其政治實踐?
片尾字幕

片尾字幕
讓人比較驚豔的,是ㄧ小時半的片長中,把事件說得滿清楚的,包括:康樂里的居民組成及發展歷史;居民的生活/生命片段;參與其中的政界/學界人士及其作為;自殺火災遊行等事件;事件之後各方的狀態/表態。

“挾公園之名、以現代國際城市為召,都市政權以「綠色推土機」此種羅蘭·巴特謂之「零度寫作」的工具進行中產階級意象化意識形態的買票,凝視的美景取代了真實生活的社區,也凸顯了同一時間由中央文建會所推動的「社區總體營造」計畫之矛盾。“

“以90年代台北都市公園生產過程為藍本,指出城市如何從非正式地景邁向成為現代國家制度化地景,「綠化」成為一種隱藏性與修辭性的都市政策工具,以視覺美景驅離城市違建群落,抹平了貧困社區與異質文化。揭露了長期以來台灣都市計畫的公共設施危機,政府透過凝視的美景取代了真實的社區生活以償還其歷史債務。”

這兩段文字,是黃孫權在其個展中對「我家在康樂里」的描述。「綠色」指的不止是綠色的公園,更是暗指執政黨以自以為是的城市美學,暴力的對待居住于此多年的人,將向來自由心證的「家的價值」納入資本系統的評斷。

2012年台大主辦的「華光社區的經驗對話和影像力量」座談中,黃孫權以過來人的身份進一步說明「歷史債務」——日治時期的都市規劃沒有在國民政府接手後做進一步的更新,社會住宅不足,貧戶老兵等邊緣族群只能在都市邊緣擠身,這是都市整體居住規劃的問題;經濟弱勢及省籍情懷的雙重刻板印象之下,社會普遍有「那些人就是又窮又沒文化的外省人」的想法,將居民污名化,這是每次政治議題時又被一而再再而三反覆翻炒的省籍對立;這些歷史因素借由城市綠化的美名,將不符合中產階級的品味,不滿足國際化進步觀感,不納入資本體系的「家園」想像等的「髒亂破敗」大刀闊斧的清除。黃並提出幾個看法及反省:
1.     公共政策應該與空間正義一起談:公共空間該如合規劃?其美學、機能、前瞻、利用等,不應該是上對下的蠻橫或是寡頭主導的暴力,更不應該犧牲弱勢的權利,泯滅差異化,不顧歷史原因與現實問題,只求未來美好藍圖的描繪。
2.     影像應慎重:影像傳播快,影響大,更應該慎重對待才不會產生以偏概全的現象。譬如片中仍是多訪問外省人,便會給人一種居民以外省人為多的印象。
3.     與政黨間的關係:社會運動如何與政黨互動是一門大學問,近了會被質疑收了好處或是成為作秀傀儡,遠了又怕沒有影響力,達不到訴求。此事件中,偏綠的城鄉所抗議綠色執政的政策,其中又有畢業學長在綠色政府部門中發言,總之師生間亦有衝突。
4.     整體社會狀況的政治經濟眼光:從後設的角度縱觀全局,在資本主義風靡,中產階級壯大的那個時代,就算不是康樂里,也會有別的類似的狀況,然而並不是因此覺得出於必然而消極的接受,而是應該立基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的基礎,以豐富的學識及敏銳的現況分析為背景,發出更為強而有力的立論。

居住權是人權。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中也特別保障居住權——適足住房權:任何人都有和平安全而有尊嚴地居住在某處的權利。住房供應有限,需求成長,更需要有完善的法規保障人民不會因為炒作或囤屋而無處可居。台灣社會住宅比例低,地價居高不下,房屋稅等施行不利,導致買房困難,居處維艱,因此有了無殼蝸牛運動,抗議買不起房住不起屋,這些運動在2014年匯流為「巢運」,是居住正義議題中積極的一筆。(點此看巢運MV)
來自:中時〈居住,正義了嗎?〉


最後回到爭取空間正義的議題,另外推薦中國導演鄭闊2010年的紀錄片「暖冬」,這是一群藝術家抗議政府收走藝術特區房舍的紀錄影片,剪輯採事後專訪輔以行動藝術側拍,對事件的始末有不錯的闡述和鋒利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光臨~如果我的文字有觸動你的話,歡迎留言分享

最新精選

殘酷物語——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薪百元的青年們

這部 2018 年的 NHK 紀錄片以深圳的「三和大神」為觀察對象,挖掘遊走在人力市場的日薪青年的處境。在科技、進步、機會多等印象的背後,這個城市裡還有這麼一群年輕人離鄉背井浮潛其中,他們對食宿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