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回台一周了,但還遲遲沒有動筆記錄這趟旅行。好幾次想說算了,獨旅或國際志工也沒什麼,但又覺得如果過程的一些鮮明的、雀躍的、溫馨的點滴,隨著時光遺忘的話會很可惜。那還是多少紀錄一下吧。
一、出發前的大魔王:對抗自己想像的恐懼感
由於目的地是泰國且我是獨自旅行,而前一陣子KK園區的新聞鬧很大,同事們都非常擔心:會不會被綁架去詐騙園區、會不會被挖走臟器、會不會回不來等等,我線上擲筊的籤詩也多是不妙的居多,讓我非常恐懼,好幾個午夜夢迴不斷考慮:要不就放棄訂金和已經訂好的機票酒店,安分地待在台灣吧。但往往睡一覺醒來就會轉變想法:就去吧,這些都只是腦中對於未知的恐懼,況且新聞鬧這麼大,這時期泰國政府為了重建外國遊客的信心會積極打詐,反而才是相對安全的時期。然而當又看到詐騙集團誘騙豬仔的新聞,心中又會再次遲疑,甚至暗中祈禱如果泰國或台灣發生重大變故,飛機停飛,我就不用下決定了。就在這樣的糾結+憂慮+無數的內心戲中,我最終還是踏上了旅程。
儘管如此,我還是有先做了一些準備:
- 先寫好遺書:關於財產、保險、公司業務等交代事項,以免如果真的回不來的話,不給他人造成太大的麻煩。
- 看在泰華人的分享影片:查看近期住/旅泰的YTR對於詐騙事件及當地氛圍的影片,根據他們的分享,新聞會鬧那麼大,嚴重打擊泰國的觀光產業,也是有政治因素在其中操作的。而他們在當地的感覺,是在地人都不太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如以往一樣平和友善。
- 下載自保APP:查閱網路資料的時候,有注意到台灣的外交部領事事務局有個APP可以登記出國資訊(只有登記的用途,如果在當地發生事故沒啥用);泰國也有個APP可以立即連繫警方,可選中文英文接聽,如果需要報警的話可以立即線上報警(但如果手機被搶走或沒有網路,也沒有用)
- 相信玄學的力量:我帶了去年走大甲媽拿到的神衣護身符,一袋海鹽,還有乖乖。很神奇的是,乖乖在旅途中送給土耳其工程師情侶,就這麼巧,回程行李箱在機場突然壞了,一個輪子剝落,得要克難的扶著拖回家。(雖說用了近十年了壞了也不奇怪)
二、第一次的國際獨旅+飛行傘+國際志工
雖然在台灣有不少次獨自去其他城市的經驗,但如果是外島或國外的旅行,還從未曾獨自一人闖蕩過。時隔這麼久出國(上一次出國是8年前去濟州島,有伙伴),還是一個人去東南亞,自己的心理壓力還是有點大的。
這一次旅行我的行程安排得很簡單:早上抵達清邁後入住,隔天搭乘接駁前往大象園區,在大象園區待6天,再飛去曼谷玩1天,然後半夜的飛機早上回台灣。前後算入接駁及飛行時間,約9天。
雖然說其實可以直接找清邁-台灣的直航來回班次,但一方面是我找班機的時候沒找到,得要從曼谷轉機飛台灣才有時間上較能接受的;二者是因為我自知很宅,一次出國後可能好幾年都不想出國了,乾脆一次去多個地點,清邁曼谷一次滿足,所以才會這樣安排。
而行程因為很有餘裕,我也使用KKday找了有趣的活動,如抵達清邁後的下午,預訂了動力飛行傘,體驗從空中鳥瞰美景;以及在曼谷的中午,預約了豪華馬殺雞,作為完成志工服務的小獎勵(後來到大象園區才知道,園區內有提供一次200泰銖的馬殺雞,是豪華版的1/5價格)。有KKday這樣的平台真的很方便,可以主題式的搜尋並查看評價,且很多活動都有提供定點接駁服務,就不用擔心人在異國還要自行轉乘去集合。
而關於大象園區,很多人問我去那邊幹嘛,我想,是圓夢吧。因為我非常喜歡大象,覺得大象是智慧、慈悲的動物,而之前在網路上有看到救援大象的組織和志工方案,便往這方向去安排旅程。我所選的這家大象救援組織(ENP)是泰國第一個開始做大象救援的組織,創立已有30多年,他們救援的都是因為觀光或伐木產業而遭受虐待或傷病的大象,可想而知當初創辦人力挽狂瀾呼籲救援大象的時候,受到了多大的阻力。去年河水氾濫,洪水淹到數公尺高,連大象們都需要緊急驅趕到高處避難,洪災後,園區百廢待興,建築、草坪及水道等基礎設施都受到了程度不一的損害,草地甚至至今還無法復原。雖然遭遇慘況,但園區不改初衷,安頓好大象後,更是接收因為洪災而流離失所的貓貓狗狗和附近村民。而今,園區內有一百多頭大象,最老的90多歲,還有許多的水牛和數以千計的貓貓狗狗,其中有一區救助的是殘障截肢的狗狗,老實說我從沒想過台灣的殘障狗狗有沒有類似機構來收養照護和醫療,但看著拖著殘肢仍是興奮激動的狗狗,會由衷感恩他們能在這邊得到關愛真是太好了。
三、國際志工營隊小記
ENP的參訪套餐,有半日、一日等多種遊程,志工的話則有三日或七日可選,(詳請請自行搜尋官網~~謹防詐騙,勿使用他人提供的連結)。為了能更好更深度的認識一個地方,我直接選了七天的志工行程,費用是15,000泰銖。需要先繳訂金2000,餘款以現金現場支付。
園區會提供來回園區與清邁市區(古城內/機場)的接駁(車程約1個半小時),住宿的房間是兩人一間(空間和床比我預期得大,衛浴乾溼分離,但不一定有冷氣、冰箱、電視、吹風機)。園區內,有ATM、飲料吧、秤重洗衣、駐點醫師、超級便宜的馬殺雞、和一日三餐的素食自助餐,工作所需的厚手套和雨鞋可以借用園區的,因此除了防曬乳和小額泰銖(馬殺雞和紀念品)要帶夠之外,在園區內的生活沒有什麼不便的。附帶一提,來自歐洲的旅客會需要注意,亞洲國家水龍頭的水是不能直接飲用的,漱口也建議使用飲用水。園區有提供桶裝的飲用水、碎冰、茶、咖啡和熱水(對習慣喝溫熱水的華人來說,這一點超級貼心),另外餐具是共用的,提供叉子和湯匙,習慣使用筷子的人也是建議自備。
跟我同一周報名的志工有不少人,共分成ABC 3組,每組約22-26人。AB組都是成人,工作時間會被分派不同的任務,不過用餐和休閒時間則會不特定地共同行動。志工的工作任務會寫在白板上,每天都不同並會有領隊帶領,因此不用擔心不會做或重複做很無聊,事實上,也是有太累或不想做而默默消失的人,特別是到周四的時候,人數縮減得很明顯。工作任務上,除了園區散步,帶領志工認識大象的故事之外(領隊對每隻大象的名字和故事都能娓娓道來,如收容進園區之前過的生活、進園區之後跟其他大象的相處情形等等),我們Team A還做過:撿大象便便(大象吃的是玉米和水果,一點都不會臭;而第一天我跟來自德國的姍卓勇敢爬上卡車的便便山中接應便便袋,喜提Poop Poop Queen的美稱)、洗狗狗水池(據說我們創了最快洗完的紀錄)、挖水道(前述水災沖毀的水道)和洗大象的飲水池、洗山一樣高的西瓜、接力搬一大車的西瓜、製作大象生日蛋糕等。會累嗎?會累,尤其對我不耐日曬高溫和戶外活動的人而言,但看到我們Team年紀最小的12歲加拿大女孩,都活力充沛的盡力幫上忙,便會覺得自己怎麼好偷懶呢!
營隊還有特地安排晚上的活動,第一天是看紀錄片,在泰國被禁的「Love & Banana」,紀錄了亞洲象的悲劇及Lek去交涉並搶救一隻大象的故事;另一天是泰國的語言文化介紹,如wai(打招呼)、數字(5=ha)和常用語的念法,此外還有大象之歌的帶動唱,非常可愛。週五晚上因為TeamC學生團即將離開,因此有幸與創辦人Lek共享一個溫馨的座談之夜,她分享了出身小村子,沒有資源與家人支持的她,如何堅定意志踏上救援大象的這條路,並呼籲大家善用社交媒體的傳播力,讓更多人意識到動物權的議題,拒絕動物表演。週六也臨時改變行程,能與Lek同遊園區,見證大象們對於拯救了他們生命與餘生的人類的親暱,甚至小小象會調皮搗蛋,看著Lek親撫著大象柔聲唱著傳統歌謠,真的會很感動。
工作時間我們有機會近距離靠近大象(但領隊會勸說不要摸、不要靠近大象),工作以外的時間,則可以自行安排––我有去過貓園,享受好多好多貓咪可以擼的貓奴極樂;也有去看狗園(但每次時間都不湊巧,無法遛狗);最喜歡的是待在涼亭悠哉地看大象走路、戲水、過河、進食;以及跟志工夥伴們交談,分享旅行的見聞和對餐食的感嘆等等。大概因為費用不低,志工們基本上多具有「經濟小康以上(代表教育水準不低)、愛護動物或熱愛自然、獨立且行動能力強」等特質,都挺好相處。其中我跟土耳其情侶、紐西蘭年輕夫婦、來自紐約的酷女孩、來自美西的大叔(我們從前往園區的路上就開聊了)、及來自菲律賓、來自愛爾蘭、來自德國的女子處得很好,室友則是像模特一樣又高又颯的荷蘭女子。雖然我也沒有可以對照的經驗,但與其他國際志工的相處過程是合作而融洽的,不只工作的時候會互相協助、cover,晚上一起聊天玩遊戲,甚至會為其中一位英國女士做蛋糕慶生,以及離別時感傷地擁抱(像美國電影中小朋友的夏令營那樣)。由於交談主要都是靠英文(來自各地口音的英文),雖然我還不是很放得開積極參與對話,但感覺得到自己的英文能力有所提升。
在園區的這幾天,也有一些觀察:
- 志工女性多於男性,有不少都是獨自旅行,而男性多是因為陪同伴侶而來;志工多來自歐美發達國家,我們同梯的亞洲面孔只有我和菲律賓女生。
- 台灣的假期少得可憐,當我在精算怎麼使用特休,人家是用周/月來規劃假期,可以好幾個國家好幾個點去遊賞。
- 也有長期數年待在園區擔任志工,或者定期每年去服務數個月的人,據說需要園區給出邀請函。
- 除了關懷大象等動物之外,園區在員工待遇方便也頗為人道進步,譬如聘用員工和其家人、資助附近的小學並提供獎學金、培養員工第二專長(如雕刻大象販售)等。對於到園區內販售農產品和手工藝品的附近村民,也不會驅趕或限制活動範圍,這和台灣是比較不一樣的。
- 沒有必要慌忙或勉強自己:可能是因為國情及地處熱帶的溫吞、又或者是對外國陌生人的包容,在大象園區工作累了就休息、不想做就不參與、空閒時間就自己找樂子或發呆看大象、用餐可以自在的自己吃或找不同群的人們一起、可以聊日常不會注意到的話題(譬如國外的旅遊地、他人的獨旅經驗)等,都讓我有種解脫放鬆的感覺,不用合群、不用刻意搭話、不用顧前顧後、不用擔心時間、不用太在意他人的看法、不用身材/容貌/穿搭/食量焦慮,大部分的時候fine或OK就可以處在一個彼此都舒適的狀態,這樣的鬆弛感是日常生活中所匱乏的。
- 突發狀況難免,但穩住自己:不曉得是我太兩光還是正常都會如此,我覺得我遇到的意外狀況有點多。除了上述提到的之外,回程在曼谷機場突然發現轉機的班次被調整,會延後回台灣,且同時行李箱還壞掉,也沒地方買新的換,這時候特別崩潰。但事已至此能怎麼辦呢?只能趕快跟櫃台洽詢、聯繫保險公司留下紀錄、並在轉機機場幫自己找張舒服點的椅子了。
- 不要再買紅眼班機或廉航了,如果非買不可,也要先安排住宿,不要讓自己夜宿機場,真的、超級、不舒服。
- 可以多帶一點台灣風情的禮物,這次帶了太陽餅、面膜,可以送給旅途中一期一會的好人們。(下次乖乖不要送人了)
- 英文畢竟是國際通用的語言,掌握生活化的英文是有其必要的,譬如招呼語、關心語、讚美語、問路等等,以及至少要能說得出自己的想法意見和故鄉/工作的介紹吧。
- 我報名7天的志工,可以提前離開嗎?或者要買第7天幾點的班機比較好?
如果需要提前離開營隊,可以在白板上寫上周幾及幾點,讓園區的工作人員安排車次載去市區。而若是待到營隊結束不先行離開,結束時間大概是周日的下午2、3點左右,抵達市區的時間是3、4點,建議是在清邁市區再住一晚再前往下個行程。 - 我可以摸大象、洗大象或餵大象嗎?
可能有些人會期待跟大象有很多的互動,想像自己像白雪公主一樣跟小動物們和樂融融,但ENP的觀念是「不要干擾動物,讓他們自在地活著」,尤其有些大象有創傷症候群,過多的注視或干擾可能會讓他們暴躁緊張,也有不少大象有些身體障礙如失明、失聰等,因此園區工作人員不會讓志工進行洗/餵/陪玩耍這樣的工作,觸摸也會盡量制止。其實這樣也很好不是嗎!沒有必要為了人類的娛樂和自我滿足而讓動物受到傷害。 - 為什麼要花錢去出力勞動?
ENP的收費比起泰國的其他行程而言,是相較比較昂貴的,但你會看到他們把資金運用在動物們龐大的伙食飲水醫療支出、資助當地小學以及聘雇當地員工、園區的設施維護等,是真的在認真經營的。而志工的工作不會太難,但你又可以在分工合作中體會出一份力的滿足感成就感,況且住的吃的不差(吃的部分我給大拇指,很多人會擔心東南亞的食物會又辣又腥,但其實一點都不會,反而我的食量每天都越來越大,胃口很好),並不是只有勞動沒有收穫,因此真的很建議可以去瞭解一下喔!就算是去坐著悠悠的看著大象走路吃水果,去擼貓逗狗,去享受200泰銖馬殺雞、去伴著蟲鳴鳥叫狗吠聲早睡早起,也是很療癒的。 - 我想帶家人一同去大象園區,那邊可以接受多大的孩子?
這部份的資訊可能需要詢問園區,但就我的經驗,我們Team最小的夥伴是12歲的加拿大女孩(且女孩的父母手足一家人也都在),很主動很熱情,幫的忙比許多大人還多,我想這樣的孩子園區是很歡迎的。但如果年紀再更小,需要推娃娃車的那種,可能就不是那麼方便了,畢竟園區很大,有不少動物(部分狗是散養的),且行走的路線路況不一定都很好(包括從餐廳回去房間的路上)。另外,園區有小木屋型式的房間,所以如果一家人前往的話,可以住在同一棟,不用被拆分到不同房間。 - 第一次去,建議去幾天?
園區有不同的遊程套餐可以選擇,就看自己的行程安排。時間短的,可能就是領隊介紹一下園區的成立故事和部分大象的生命故事,走馬看花,並可能會覺得搭這麼久的車去性價比不高;時間長的,可能就能去遛狗或多逛逛;願意出力分攤工作的,可以選擇當志工,並長時間沉浸在園區的氛圍中,說不定還有幸可以遇到有「動物界的德瑞莎修女」之稱的Lek並和她握手。 - 推薦的園區紀念品。
園區的紀念品商店只收現金,店不大但總類多樣,價格也不貴,且據稱收益都會回饋給員工或投入動物保護。除了前述提到的手工刻製獨一無二大象木雕(還有標記刻的是哪一隻大象)和咖啡豆(有分烘焙熟度)之外,還有T恤、夾腳拖、飲料提袋、帆布袋、編織帽、大象耳環、玉手環、繪本、照片集等等可以選購。其中T恤都是呼應救援大象這個宗旨的設計圖樣,不錯看,很推薦可以帶幾件做為伴手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光臨~如果我的文字有觸動你的話,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