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20

新聞自由之戰-《菲律賓殺人執照》

公視「厲害了我的領導人」系列繼以色列之後,來到了菲律賓關於總統杜特蒂的紀錄片《菲律賓殺人執照》(We Hold The Line,2020) 

《菲律賓殺人執照》是導演馬克·維澤(Marc Wiese)的作品,他過去也有拍過關於北韓脫北者的《脫北者:第14號集中營》(Camp 14: Total Control Zone,2012),是一位敢於挑戰集權、政治議題的先行者。

👉超乎預料的視野

原本對這部片的期待,是關於菲國總統杜特蒂執政的簡述以及對政策的批判,譬如過份執法、警察國家等等,然而它做得更多-與其說是關於領導人的紀錄影片,不如說是探討新聞自由以及其對個人/家國的影響、見證威權與民主對抗的具體事件、以及揭露合法殺人背後的生態圈等等的真實。

影片不諱言以二分法來敘事,或者說,就是如此涇渭分明的二分,更顯得荒謬。一方,是掌控軍警政媒的國家領導人杜特蒂,毫不隱瞞他大男人、厭女、性別歧視、專制集權的「強人」作風;另一方,則是以女性員工居多的跨國新聞社拉普勒新聞網,以主編瑪麗亞瑞薩為代表,堅持新聞應監督政府、揭發真相的價值,而因此被前者斥為製造假新聞、汙衊國家和領導人,各種威脅逼迫、抹黑壓迫。

👉為什麼需要新聞自由?

遭受多次權力不對等如撤照、拘捕等,又或是杜特蒂支持者的漫罵、威脅等攻擊,放棄不是更簡單嗎?但瑪麗亞與她的團隊儘管惴惴不安,卻沒有放棄。她呼籲全民「沒有新聞自由就沒有民主與真相」、「對她個人的濫權行為,也是對所有國民的威逼警告」,也以幽默和無懼的堅持,宣告「We will hold the line」,這一條線,是新聞的倫理、價值,也是夾在政府/法律和社群攻擊的縫隙間,連接著希望與勇氣的線。

若是沒有獨立/異議媒體,將失去多元的聲音、將掩蓋不法的事實,從而失去了公平正義與民主法治,更危險的是寒蟬效應將在每個人心中刻下話語與思考的恐懼疆界,然後自動的禁聲、遺忘、逃避,任由掌權者扭曲歷史、耍玩律法、捏造真實。這是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過去式,也是由民主走向民粹的菲律賓現在式。 

👉宣戰:以反毒之名行維權之實

怎麼走向民粹的?大概每國都有幾個G點,一戳就能刺激人民群眾的高潮與瘋狂,失去理智難以自控,譬如美國的反恐、台灣的亡國感、菲律賓的反毒、中國的愛黨等等,輕易的就可以被政客帶風向,捨棄人權、法治、與獨立思辨,而盲目的追隨附和某人,甚至攻擊不同立場想法的人。

杜特蒂在首次參選時,便堅決與毒品宣戰的立場,而且話說得很狠,「我說會殺人,就是會殺人。」只是,那時候的選民大概沒想到,2016年杜特蒂當選之後正式展開的反毒行動,從緝毒到行刑,很大一部分是在未有搜索令、未經查驗和審判之下,直接開槍的法外殺人事件。從不斷改變定義的統計數據,粗粗估計便有兩萬到三萬餘人是未經審判而死,也就是,其中可能有人並非因吸毒販毒而死,而是死於見不得光的挾怨報復、惡意陷害等。

權力和觸手無限擴大的公權力造就了人民的恐懼與疏離,而這便是領導人擴大實權、走向獨裁的最佳溫床。也在「反毒」這個大義的旗幟下,掩蓋眾多權力鬥爭與暗黑內幕。紀錄片中一位受訪的參議員特立尼斯便稱,反毒行動同時也是杜特蒂政府轉移不法行事之注目焦點的手段,以此從跨國的運毒、黑道勢力中獲利。

👉殺人生態圈的新商機

這麼大量的緝毒行刑行動,自然也產生了產業外包、接案辦事的上下游產業鏈,即警察以數百美金之價,將追擊、開槍工作外包給殺手團隊,可以想見這樣的新商機,大概也同時帶動了各地黑道集團和槍枝黑市的活絡。這部分的揭露以及殺手本人的採訪,著實是這部紀錄片的賣點之一。

譬如其中一對情侶殺手便透過分工,由女性來接近狙擊目標;另一位殺手則自傲的認為自己是為了國家和平而殺人,肯定杜特蒂是個為人民的好總統。在這樣的產業分工之下,人命大概就是幾張美金幾句話的重量吧。

👉權力不對等的對抗

 

回到瑪麗亞瑞薩。能言善辯、邏輯清晰又幽默風趣的她,光是人格魅力便很能作為一部紀錄片的主題,譬如從她所遭遇的不公不義與堅持奮鬥的目標,進行人物誌的陳述。然而導演的手法,是把她作為與國家機器對抗,搶救民主崩毀時刻,站在前線的良心媒體的象徵。 

更有趣的是,重新看了片頭,才發現導演早早植入的杜特蒂與瑪麗亞的同框畫面。那是杜特蒂擔任市長的時期,此時的他便展露了獨裁的傾向,將以強人之姿領政的作法。而引導出這段「杜特蒂是個怎樣的人」、「他想做怎樣的總統」訪談的人,便是瑪麗亞。

後來的故事便如前述,瑪麗亞及其領導的拉普勒新聞網成了杜特蒂為首的一方的眼中釘,不斷透過抹黑拘捕威脅來攻擊,使得員工們不只要擔心失業,還要擔心人身安危。這其中,杜特蒂方很有效的使人民也否定拉普勒新聞網,譬如稱其製作假新聞,降低媒體公信力;譬如上升到國族問題,稱其外資公司在污衊國家;譬如多次逮捕瑪麗亞或派國家調查局突襲辦公室,動搖民心等。

在如此艱困的環境中,拉普勒面對的是以公權力、以輿論、以惡意為武器的無差別攻擊,要怎麼生存、怎麼經營、怎麼維繫理念、怎麼堅守防線,是一大難題。所以在影片可以看到,採訪記者們總人手一支手機開錄影以此自保;就算在記者會被總統斥責去死還被拿走麥克風,也會情緒穩定的提出專業問題;在國際對話的場合不諱言菲律賓的獨裁專政以及對民主自由、新聞自由的迫害。透過這些一點一滴的努力,瑪麗亞這個在菲律賓國內不時被黑的女子,在國際社會上有著抵抗、不懼的傲骨身姿。


👉得來不易的與輕易失去的

人類有種犯賤的秉習-沒有的時候,會去爭取抗爭無比努力堅毅,然而取得之後過不久習以為常,就不再珍惜正視了。想當年,台灣的解嚴、新聞自由、各人權修法釋憲、轉型正義等都不是一蹴可幾,而是無數的抗爭者犧牲生命熱血和青春年華所換來的,而如今放任媒體亂相、貶低民主法制等,甚至有湊熱鬧不嫌事大的、不負責任的等發言與發酵的同溫群體,實在是可悲可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光臨~如果我的文字有觸動你的話,歡迎留言分享

最新精選

殘酷物語——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薪百元的青年們

這部 2018 年的 NHK 紀錄片以深圳的「三和大神」為觀察對象,挖掘遊走在人力市場的日薪青年的處境。在科技、進步、機會多等印象的背後,這個城市裡還有這麼一群年輕人離鄉背井浮潛其中,他們對食宿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