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2025

第4個月成果追蹤及分析:平均20.22

親愛的我自己,今天是20254月8日。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一個月的數值、過程及目標設定的觀察,並進一步思考怎麼改進吧!

這個月是2月底3月初出國之後的第一個月,出國之外還緊接著安排去嘉義的小旅行,一整個心都還沒收回來的感覺,微習慣的整體分數也下降了,更何況這還是有用深蹲來搶救之後的平均,所以以整體來說,真的不是很理想。



一、事實面:最高分及最低分的前五名項目及其原因

最高分的前五名是:起床慢慢喝完溫水(91%)、不喝甜湯或飲料(91%)、按摩頭皮(88%)、睡前按膽筋(81%)、吃飯前先喝水或喝湯(81%)。

最低分的前五名是:紀錄螢幕時間(0%)、為副業專注1hr(0%)、晚餐配佛經或稍後觀看(25%)、20點運動囉(31%)、做自己平常不會做的事(31%)

「起床慢慢喝完溫水」、「不喝甜湯或飲料」、及「吃飯前先喝水或喝湯」如果下個月還有達成的話,可以刪除;「按摩頭皮」及「睡前按膽筋」則可以增加難度

而低分前五名,主要是時間管理的問題。一整個逃避副業,沉浸社交媒體及短影片,清稍後觀看的速度也不如增加的速度,導致列表總是堆積。

為什麼會這麼浪費時間呢?

副業的拉力不足,原因:

  • 嘉信遲遲沒有進展而無法亞馬遜上架>不要被嘉信影響到製作教材或影片的進度,嘉信慢慢來總是能過關的,但副業進度要搶時間多積累,年底會很忙沒空做
  • 三四月開支多暫時不想多刷卡>那就等信用卡結帳後再刷
  • 沒用過VPN有點遲疑>已經找到折扣且用VPN之後會比較安全加上能買到比較划算的Canva會員價,是有利的,就試試看吧。
  • 覺得現在都有AI學語言了我拼命做教材也沒市場>先做出一坨屎再修吧,電子書再怎麼風靡也還是有人喜歡實體書呀。
  • 又怠惰了,一直念沒錢卻沒有積極往各種副業嘗試>要有警覺心,不要溫水煮青蛙在舒適圈裏面自鳴得意。
對社交媒體及短影片的克制力不足,原因:
  • 不自覺時間流逝,會順著一直點擊觀看,就算有加快或按稍後了也拚不過精準推薦>設定定時,用零碎時間看不要用完整時間看
  • 沒預先想好自己想要做什麼,以為自己很有空>如果是不做不行的事譬如洗衣服,就能有動力起床洗,但我不可能每天都洗呀,那還有什麼事會讓我有起床動力呢...備考?
  • 拖延不想去運動、不想動腦筋想費勁的事>


另外,比預期得好的是:讚美或關心或幫助他人(56%),請繼續保持或提升。

比預期得差得是:聽到鬧鐘後5分鐘內起床(38%),起床讚美肯定自己(38%),不要無聊時就瀏覽網路新聞和菜單(34%),看睡眠提醒就準備睡覺(56%),安排早起要做的事(59%),

 

二、感受面:過程中有哪些記憶深刻的地方?帶來哪些影響?

正面:
1. 剛檢討完復盤會特別有動力,分數就會拉高。
2. 幫自己早晨找事做可能有點用,但不多。
3. 關於早晨鬧鐘響起不來的部分,如果第一響作為提醒,第二響立刻起床算達成的話,我覺得這個可以挑戰一下。
負面:
1. 副業好像停滯挺久了,到底為何...
2. 旅遊花太多錢了,財務方面挺沒有把關的...
3. 無意識的花時間在划手機這一點非常嚴重,要想辦法控制
4. 有時候覺得一整天沒特別啥事,就會不想寫每日複盤,特別是周末

三、精進面:怎麼調整目標或設計,能優化管理、實際有效、在不降低預期的基本條件下增加達成度?

新增習慣:

  1. 開YT前設定定時

刪除習慣:


改變習慣:

  1. 按摩頭皮>增加難度>晨昏按摩頭皮
  2. 睡前按膽筋>增加難度>按膽筋各20下
  3. 清掉10部稍後觀看>降低難度>清掉5部稍後觀看
  4. 聽到鬧鐘後5分鐘內起床>定義清楚>聽到第二聲鬧鐘後立刻起床

四、小結:對這個微習慣記錄挑戰的期待微調和執行力的整體評估

如前所述,執行狀況並不理想,雖說每個月有進行目標的新陳代謝,汰舊換新,但仍是比預期地要低;也有好幾天偷懶不填睡前復盤,或覺得就算用了好習慣追蹤也沒有效果,後者每當又有這個念頭的時候,我就會鼓勵自己:富蘭克林可是持續了好幾年,且了凡四訓更嚴格,你才執行幾個月,多給自己一些耐心和信心...

接下來要拚五月去爬高山的體能,五月則是有健促的門檻步數,要努力動起來!

備註:周挑戰已完成項目

1.       心經21x2周

2.       英文3x5(+作筆記+寫作各5分鐘)

3.       英文朗讀*2周

4.       未來日記中日英*2周

5.    努力美白

6.    按摩腋下經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光臨~如果我的文字有觸動你的話,歡迎留言分享

最新精選

殘酷物語——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薪百元的青年們

這部 2018 年的 NHK 紀錄片以深圳的「三和大神」為觀察對象,挖掘遊走在人力市場的日薪青年的處境。在科技、進步、機會多等印象的背後,這個城市裡還有這麼一群年輕人離鄉背井浮潛其中,他們對食宿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