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二次大戰猶太大屠殺的作品不少,電影,小說,展覽,紀錄片等等,多到彷彿將二戰化約成了迫害猶太人一事,而這樣的一再述說,到底是現代營造共同記憶,已達鑑往知來的策略,亦或是經過不斷變形而逐漸娛樂化的過程,就不得而知了。
回到正題,所謂藝術,總是現實加上想像,在猶太大屠殺這個議題上,不論是〈偷書賊〉中碎嘴又忙碌的死神,還是力求寫實,譬如電影〈戰地琴人〉,〈辛德勒的名單〉,或者是紀錄片〈夜與霧〉,〈人骨祭壇〉等等,種種呈現的,不外乎機械且冷漠的殘忍,人不是人的悲哀,還有對希望的寄託的可悲。(當我如此的歸類的同時,是否也是某種殘忍?)
在看過這些作品以後,讓我對塔杜施・博羅夫司基的《在我們奧斯維辛》更是給予高度的肯定,不論是文筆的吸引力,結構的完整度,描寫的側重點,以及整體的深刻度,都非常有水準。
這本是從作者在戰後發表的《告別瑪麗亞》和《石頭世界》兩本短篇小說中精選收錄而成,共有12個故事,絕大部分描寫集中營內控制猶太人的猶太人,他們夠“大尾”,掌握了關係和資源,負責監督和分配,偷竊,霸凌,壓榨,陷害,是生存的必需品,然而,他們同樣面對焚化爐的煙囪,屍臭和蝨子。
作者在1943年到1945年先後待過奧斯維辛集中營和達豪集中營,或許就是在集中營的所見所聞所為,讓他在戰後發表的作品中充滿了絕望,無感的文字,甚至致使他不滿29歲便自殺。在他的筆下,看到了納粹集中營中人類的自相殘殺,荒謬的生死,悲哀的冷漠。一切平平淡淡的,而這平淡的背後隱藏了多大的暴力和哀痛。
「世界像妖魔控制的迷宮,似連似斷,錯綜複雜」,內頁引用了作者的這句話作為開場。如今的人們總會訝異過去特定時空的瘋狂,猶太大屠殺,南京大屠殺,白色恐怖,好像是某個特定氛圍,某些特定的人,才會做出這樣的事,殊不知歷史總是重複,有如荒謬的諷刺劇,重演狂人和他的跟隨者,重演被壓迫的血淚,被決定的生死,被泯滅的人性,多麼悲哀。
最後引用一段我很喜歡的段落,截取自〈在我們奧斯維辛(九封信)〉:你知道我過去多麼喜歡柏拉圖。直到今天我才發現他是一個騙子。因為這個世界上的事情並非理想的投射,而是人類汗水,鮮血與操勞的產物。是我們建造了金字塔,是我們開採出神殿所用的大理石與帝國大道所用的石頭,是我們齊心划槳開動大船,是我們拖著木犁開墾土地,而他們書寫對話與戲劇,打著祖國的幌子,將陰謀變得堂而皇之,他們越過國界,踐踏民主,發動戰爭。我們一身汙穢,化作白骨,而他們滿口追求“審美”,繼續那險惡的論調。
中產階級享有教育及娛樂的我們,將民主人權視為理所當然的我們,迂腐的漠視剝削和不公的我們,是不是也站在某個令人不齒的位置看待苦難與悲痛?是不是也被某種思維洗腦,依賴著某種自以為是的信念,是不是日漸木然或是成為盲目的眾人之一?
暫停這個令人難過的話題。回頭試答:當人性不再,人還是人嗎?納粹的特色之一,便是效率,他們認為不配被當作人的人不配得到人該得的對待,所以不把“非人”當人看,很有效率的消滅了數百萬人。通常,關於人性的探討在於責備納粹軍官的瘋狂與暴力,或者在於作為走狗的猶太人欺負同胞的殘忍,然而在此我想要跳出猶太及屠殺的話題,先定義一下什麼是人性。如果說人性是同理心以及友愛,那麼那些走狗們沒有同理心憐憫心,捨棄了與親人的記憶與牽絆,為了生存可以犧牲自己的肉體甚至親人的性命,這樣毫無人性的人,才是不配被當作人的人吧。然而,事實上,他們才是在集中營中活得下去的人。又或者,人性其實是指自私自利,是指改變自己以適應環境,畢竟你看,集中營中最後留下的,除了消極的聽天由命者,積極的都是屬於“沒良心”的,而這個大屠殺,根本是個變相的淘汰,夠機靈,奸巧,殘酷,強壯的人,才能夠活下來的強制性淘汰賽。那麼,人性到底是什麼?祥和時代的我們標舉著真善美的旗幟,仁慈友愛的標竿,當處於極限狀況下,這樣的信念有什麼用?又或者,陰險及殘忍,才是人性真面目,在危機時揭露出來的原貌。這樣推論下來,我覺得重點並不是討論何為人性,因為在慘絕的狀況下,還是有人伸出友愛的手,在平和的時代中,還是有人做出慘絕人寰的事,重點是在於怎麼選擇。
有人選擇捨身取義,因為有比生命更有價值的目標;有人選擇成為幫兇壓迫他人,因為自己的生存才是首要之事;也有人選擇默不作聲,因為無知或者無助。選擇沒有對或錯,只是判斷和承擔。這一切並不清楚明瞭,像是試卷上的提示和指令,而是蒙在命運女神臉上如霧的面紗,帶著誘惑,羈絆,和思慮,但是都是在做選擇,織造出人生的態度和價值的深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光臨~如果我的文字有觸動你的話,歡迎留言分享